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定位点

永安湿地

原日治乌树林盐场,在环保人士的努力下,阻止火力发电厂的煤炭堆置计画,成为生机蓬勃的红树林自然公园,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
更新日期:2025-02-25
2.2万
玩乐攻略

百年盐业遗迹巡礼,见证台湾盐田文化。

走进大型盐滩湿地,观察候鸟度冬的壮丽景象。

黄昏时分漫步湿地,看夕阳洒落盐田,感受宁静浪漫的美好。

湿地内的赏鸟观测亭,是摄影爱好者与生态研究者的天堂。

景点介绍
永安湿地的前身为乌树林盐场,开辟於1908年,曾是南台湾重要的制盐基地,见证了台湾盐业的兴衰历程。日治时期,这片盐田蓬勃发展,1952年国民政府接手後,将其改组为「台湾制盐总厂」,持续发展制盐产业。然而,随着1970年代产业转型,盐业逐渐没落,1985年台电收购此地,计画作为兴达电厂的扩建用地,昔日繁荣的盐田正式走入历史。
高空俯瞰永安湿地及周围鱼塭,生态与渔业共生的景致尽收眼底。
乌树林制盐株式会社
位於永安湿地内的乌树林制盐株式会社(场务所),是这片土地最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场务所采用欧洲传统荷兰式的巴洛克建筑,融入部分日本和式风格,矗立於废晒的盐滩中央显得格外醒目。然而在盐田废晒後,场务所长期缺乏管理,加上高盐分环境侵蚀,建筑物的损坏情形日益严重,甚至一度成为危楼。随着地方文化意识的提升,兴达电厂开始关注这座历史遗迹,并於2006年投入修复经费,让这座百年建筑得以重现昔日风貌,成为见证台湾盐业兴衰的重要历史遗迹。
永安湿地内的乌树林制盐株式会社,拥有百年历史,融合巴洛克与和式建筑风格,为台湾盐业兴衰的珍贵见证。
乌树林制盐株式会社历经日治时代至今日,其立面优美、洗石子施工精致,场务所虽早已人去楼空,但静立於广漠的瓦盘盐滩之中,仍可感受到历史氛围,彷佛诉说着昔日盐业的兴盛荣景,为深具历史与人文价值的产业建筑。
与永安湿地历史紧密相连的盐田候车亭,保有在地文化意象,也为游客提供休憩的空间。
永安红树林自然公园:生态与人权的共生之道
永安湿地过去作为盐田地区,後因台电在此设置兴达火力发电厂,煤灰污染严重、导致无法晒盐。1986年台电计画将此地作为煤炭堆置场,但在当地居民及环保人士的出面阻止下,终於获得政府的支持,於1996年改设立为「永安红树林自然公园」。如今,这里不仅见证台湾产业转型,也成为高雄沿海红树林生态最丰富的区域,栖息着多种鸟类与水生动植物,是观察自然生态、推动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展现人与自然共存的永续价值。
红砖墙上绿意环绕,标示着「高雄市永安湿地」,迎接每位来访者进入这片充满生态与文化故事的宝地。永安湿地与远方的兴达电厂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产业发展与自然共存的深刻议题。
红树林与鸟类共存的生态宝地
永安湿地拥有丰富的红树林生态,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护堤岸、净化水质,更是多种生物的重要栖地。台湾红树林主要以水笔仔、海茄苳、榄李、红海榄为主,南部多见海茄苳与榄李,构成生态多样的绿色屏障。
小径两侧水域是候鸟与水生生物的重要栖地。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黑面琵鹭等珍稀候鸟自北方迁徙而来,并在1至3月达到数量高峰,使这片湿地成为牠们度冬与觅食的重要栖地。此外,永安盐田作为南台湾最大的盐滩湿地,吸引超过110种鸟类停留,其中包含一级保育类的黑面琵鹭、东方白鹳、游隼,以及二级保育类的黑鹳、鱼鹰、小燕鸥等。每年春秋两季,大量鹬鴴科迁徙水鸟驻足於此,形成壮观的赏鸟景象,吸引众多自然爱好者前来探索。
永安湿地设有赏鸟站,让访客能观察多样候鸟,体验生态教育与自然之美。
永安湿地生物多样,是候鸟的重要度冬与觅食栖地。
凭藉丰富的生态资源,永安湿地於1999年被国际鸟盟(IBA)列为重要野鸟栖地,并於2018年经内政部评定为地方级重要湿地。这里不仅拥有蓊郁的红树林绿廊,还是候鸟翱翔的天堂,充分展现湿地生态的蓬勃生命力。
近距离捕捉白鹭鸶衔着鱼获的精彩画面,展现湿地丰富的生态资源。
景点资讯

开放时间: 星期日:08:00 – 16:30
星期一:休息
星期二:08:00 – 16:30
星期三:08:00 – 16:30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08:00 – 16:30
星期六:08:00 – 16:30

连络电话: +886-7-6913037

地址: 台湾高雄市永安区盐田里永达路81号

相关连结: 官方网站 粉丝团

服务设施
  • 观景台
  • 步道
如何抵达
进入后可依您的出发地,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