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定位点

全台仅存日据凤梨产业建筑 百年凤梨工场修复开放

发布日期:2018-08-19
更新日期:2021-07-28
1.5万
photo (2)_1
高雄大树「九曲堂泰芳商会凤梨罐诘工场」,是全台唯一仅存日据时期的凤梨产业建筑,高雄市文化局历经两年修复工程,将於8月18日开放启用。近百年的产业设施蜕变转型成为台湾凤梨工场,成为认识、学习、体验与休闲共存的场域,让民众感受台湾凤梨罐头的辉煌年代。

高雄市副市长史哲表示,台湾的凤梨酥世界知名,是国际旅客来台必买的热门伴手礼。其实早年台湾凤梨罐头才是台湾扬名国际的特产,也曾跃居世界第一的外销量,而这个源头便是由凤山的一家凤梨罐头工厂开始。

高雄市文化局访查,日据时期台湾曾有高达81间凤梨罐头工厂,盛极一时,但至今全台却仅存一间,就在高雄市大树区九曲堂火车站外。台北大稻埕商人叶金涂90多年前南下凤梨的产区大树,设立泰芳商会第三、四凤梨罐诘工场,历经多年沧桑,目前还留存三座当时的建物,市府已登录为历史建筑。经过文化局整修後,复生蜕变为台湾凤梨工场。

台湾最早生产凤梨罐头的是日本人冈村庄太郎,他於日据时期在今日凤山区中华夜市一带设立台湾凤梨罐诘株式会社,是台湾第一座凤梨罐头工厂。之後台商与日商竞相投入凤梨罐头产业,产品主要输出日本本土、欧美国家与中国。最後在日本统治当局的政策指导下,由台湾合同凤梨株式会社并购全台凤梨罐头工厂,成为台湾唯一一家凤梨罐头业者。

当年叶金涂在台北、彰化员林、高雄大树就有6座工厂,彰化与高雄都是当时盛产凤梨的产区。叶金涂因凤梨罐头致富,人称「凤梨王」,他在台北万华保安街兴建的洋楼住宅,现今仍保留装饰丰富的立面,将凤梨等物产融入泥塑装饰,成为一大特色。

文化局文资中心表示,高雄大树九曲堂因为地利之便,曾先後有11家凤梨罐头工厂在火车站周遭设立,现仅存的泰芳商会第三、四凤梨罐诘工场,在二战後成为国军汽车保修厂眷舍,称为九曲新村。後来因眷户搬迁,经过在地人士的争取下被登录为历史建筑作为文化资产保存下来。

文化局长尹立表示,修复工程规划再利用成为台湾凤梨工场,园区内展示特色采双主轴进行,以大树在地人文特色为经、台湾凤梨与罐头发展史为纬。馆内最大特色是展示50多张号称台湾最多的凤梨罐头标签,也提供罐头封罐体验,另外也与在地业者合作贩售凤梨相关文创商品与凤梨冰品,搭配户外凤梨田景观,跨域加值作为农产推广场域。

台湾凤梨工场8月18日开幕,19日开放民众参观,将串连起九曲堂车站、饭田丰二记念碑、下淡水溪旧铁桥、三和瓦窑、竹寮取水站等文化景点,带动文化观光风潮。
台湾凤梨工场区种了14种不同品种的凤梨。
大树种苗育成所凤梨收成,从产地到工厂由铁轨台车运送。
(资料来源:台湾凤梨工厂)
相关照片
  • photo (2)_1
最新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