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沙舟张Jx燕巢探索系列,满载而归一日行
以下游程资讯由「旅行沙舟张J」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
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我用自己的脚步,以目前居住地燕巢为中心,向外开展,搜罗各式充满特色又鲜为人知的在地景点,写成一系列「燕巢探索特辑」文章,让更多人看见高雄市区以外的丰富美景与人文故事。
有不少读者看後来信,想要到燕巢一游,将这些精采的相片实地走访一遭,但不知该从何开始、该如何规划路线比较恰当?我听到大家的心声了!本集,我用在地人的经验,总结精华,理清顺序,为各位规划一条完整的游玩路线-「燕巢满载而归行」。用一整天的时间,将燕巢各个精彩景点一网打尽,有吃又有玩!
游程介绍
【路线】乌山顶泥火山→新养女湖→旧养女湖→太阳谷→麒麟尾土地公庙→鸡冠山(可顺路参访陈家古厝)→阿公店水库附近景观餐厅用餐→参观在地芭乐园→阿公店水库单车环湖→岗山之眼看夕阳
【序 | 燕巢探索】
我是一个高雄人,生於大树、长於鸟松、现居於燕巢。随着不同生命历程在这座城市里迁徙,中间更一度因为求学工作而离开了17年。回乡後,家已搬来了燕巢,我便以旅人的角度,重新发掘这块土地。高雄对我而言,一直处於探索阶段,在成长中探索、在归乡後探索。它不会停,也不会腻。
辞去工作,回乡写书的那一阵子,我时常在写完进度的闲适午後,一个人开着车到後山绕绕。以前我从未踏上过燕巢的土地。这里是个神秘的地方,离市区不算太远,却人烟稀少。大高雄周边的旗山、美浓、大树皆人声鼎沸,燕巢则遗世独立,充满了自然奇景,也充满农产品,更有古早的乡野奇闻。
燕巢的山区很偏僻,山路狭窄,没甚麽过客,这里连猴子都和柴山上那些「都市猴」不同,非常怕生。闲逛在荒山野岭间的日子,意外让我发现不少奇妙景色,这些地方并不多人知道,身为高雄人的我也不知道,有的甚至连googlemap小姐都不知道。常常在漫无目的的路过、或别有意图的探险间发现。正因为如此,这些「非主流式」、「不那麽容易被找到」的景点特别有分享的价值。
希望藉由这次代言高雄观光的机会,让更多人看见,除了已负盛名的西子湾、驳二、莲池潭这些「蛋黄区高雄」之外,还有那与世无争的-燕巢之美。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29513587341124
【一 | 太阳谷】
太阳谷,又名嫦娥谷。此处为山路旁的平台,可以远眺整个峡谷。会称作太阳谷的原因,我想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光影,能够感受到太阳的纯粹吧。
恶地地形通常崎岖陡峭、寸草不生。在台湾,这样的地貌,有「月世界」之称。特别的是,这里不但有死寂的灰,也穿插了丰富的盎然绿意。如果凡间真有月世界,那麽嫦娥的落脚之处,该是这个山谷吧。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0802143878935
【二 | 麒麟尾土地公】
翻过了家後面的小山,意外在路边地看到了这麽间福德参天、小而壮阔的庙宇。有大树庇荫的庙感觉特别灵验,而有庙宇在旁的大树则更添灵气。此聚落靠近燕巢麒麟山的末端,故称「麒麟尾」。
这间麒麟尾土地公庙,是聚落的起源地,相传十分灵验。庙的後方据说有道涌泉,气味特殊,像极了尿骚味,当地人称之为「麒麟尿」。只是涌泉久无人烟,周遭已被草木埋没。土地公是神明的基层,也是最亲近人民的神。土地公信仰不但庇护着今日的乡里,也是彼时先民们拓垦的寄托。而见证其漫长岁月的,除了身旁的大树外,也只剩耆老们口耳相传多年的传说了。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0802143878935
【三 | 泥火山】
我家後山,这座神奇的小山头上,随机分布着型态各异的泥火山,走在路上,偶然间听见冒泡的声音也不意外。其中喷泥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名为「乌山顶泥火山」,此地已被划做自然保留区。这个全台范围最小的自然保留区里,有着密度最高的泥火山群。
沿着笔直的步道走进来,在两旁绿荫的簇拥下,就会看见高达四五米的泥火山锥,在尽头处迎接你。这里有四五座山锥,型态各异。有些已经乾涸,表面开始风化侵蚀,露出险峻之势。有些依旧生气勃勃,噗通噗通地冒出灰色泥浆,泥浆不断涌向森林的深处,风乾龟裂後就像是条巨龙的尾巴。
除了火山锥之外,这里还有喷泥洞、喷泥地、喷泥盆等。每一个喷发处的泥浆成分、黏稠度、气味与堆积型态都各有特色,是大自然的即兴艺术创作品。
「轰隆隆!」每隔一阵子,就会听到地底传来较大的一声闷哼,游客们则会「哇!」地一声,聚到那个洞口去看。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地球的生命,人类和大地彷佛在进行一场纯真的对话。解说员大叔说,每天不同地方的喷发量都不固定,也会随着潮汐气候而变。现正泥声鼎沸的喷泥口,可能某日说停就停,接着在某棵野生桃花心木旁,另启新的炉灶。时间不留情地走,乌山顶上的风貌也不停地更迭,我望着那座死去的泥火山,体会这个世间的无常,就隐含在万物里。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1970313762118
【四 | 鸡冠山】
「真是座奇山啊!」在我家附近的山路溜搭时,偶然见到这座山,忍不住赞叹不已,下车拍了照。此山的山头裸露、近看状如鸡冠,名为「鸡冠山」。远看则像一只麒麟匍匐在山丘上,故又称为「麒麟山」。
这巍然挺立的山峰曾经没於海中,因板块造山运动而起,经长年风雨侵蚀冲刷,雕刻出陡峭险峻之势。虽然山势不高,但长达1公里、宽仅6公尺的鬼斧山陵线雄踞在燕巢平原上,气势非凡。沿着蜿蜒的道路开下去,山的姿态随着角度变化万千,非常奇特。
如果可以,要找一天,从麒麟头爬到麒麟尾。我暗自想道。燕巢是一片有趣的土地,各种奇妙的地景在这里峥嵘,不响亮的知名度与低开发度顺势保留住这片城市边陲山林的原始。大自然在这里散发出奇异独有的灵气与赫赫的生命力。住在这里,离人群远了,却与地球母亲的距离近了。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3460710279745
【五 | 金山枣乾】
燕巢金山里,就在我住的深水里旁,中间仅隔着一座小山,就是乌山顶泥火山。
听说金山里有个古厝聚落,又有鸡冠山步道登山口。那天,我带着爸妈来到金山里走走。我们走在寂静的村落里,路上偶尔有车经过,屋内偶尔有人探头,这里的人只怕比被时光遗留的房子来得稀少。
路经一巷子口,突然听见热水沸腾的声音,转头发现一位阿伯,正蹲在一旁的小铁棚里煮东西。锅里满满的果实,果子在金色的汁液中翻腾,伴随着蒸腾的热气,烟燻味中带着新鲜的果香。
「这在煮甚麽?」爸爸好奇地问道。
「这是枣子啊。」阿伯说。「我在煮枣子乾。」
「我有听过芭乐乾跟芒果乾,倒还没听过枣子乾。」爸爸说,我和妈妈在一旁点头。
「枣子跟芭乐是燕巢的礼物啊,这里很多东西不能种,但这两样种特别多,搁好呷!」阿伯用在地人的语气说道。
原来,燕巢独特的泥火山青灰岩恶地,孕育出产量与口感傲视全台的蜜枣。也因此,古早人保存水果与制作天然点心的方式,便应用在这里的特产上。
阿伯的枣乾遵循古法,一盆大锅、一个火炉,用柴火慢慢炖煮,一批枣子要煮一整天,阿伯也就在炉子旁守候了一整天。一边拿着锅铲翻煮,一边陪年幼的孙子玩。从前乡下人的日子,就是这般慢慢地熬、慢慢地熬,熬出生命中那些平淡却深刻的痕迹。
阿伯亲切地拿出枣乾请我们吃,黑色的枣子油亮油亮,果皮收汁收得皱皱地,像在热锅中经千锤百链提炼而成。一口咬下,枣肉细致如泥、甜如蜜,留有淡淡燻气。此时若能喝上一盏高山乌龙,该是绝配。老东西就该搭老东西。
「歹势,这两锅都有人订了,只能请你们吃一些,如果有想要的话,下次提早跟我说,我帮你们留蛤。」阿伯一边抱着金孙一边笑着说,像个实在的生意人。
精神奕奕的小孙子从阿伯怀里挣脱,玩起地上装蜜枣的桶子,小孩儿把桶子罩在头上,瞎子摸象般淘气地走着。不知道在很多年以後,小弟弟脑海里会不会留下童年那段阿公疼他的记忆,又会不会留下那锅阿公拿手的技艺呢?我不禁想着。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6738643285285
【六 | 新养女湖】
「谁敢跳这种湖啊?!」我望着眼前不断冒出泥浆的灰色涌泉说。
养女的情景是无法想像的,若是投河,人们多少都有被水呛过的经验,或在电视萤幕里看过溺水的画面,还可揣测投水自尽的滋味,但恐怕无人能够想像被泥浆流沙吞噬的感觉。那种面对着未知恐惧的义无反顾,透露出坚决的死意与浓浓的哀戚,令人想到都不寒而栗。
阿伯说那只是个传说,真实性还未可知。我看着混浊的泥浆泉旁,竟有一个清澈异常的潭子,中间仅隔了数十公分,潭面泛着绿色的幽光,同样是深不见底。我问阿伯那是甚麽潭,阿伯说道,传说当初的殉情计画,其实是一男一女相约一起投湖,但男的最後自保逃过死劫,於是便留下了犹如阴阳两隔般一浊一清的湖面。这段乡野奇谈实在传奇性十足,殉情男女的故事自古以来总是传唱不腻,有趣的是,故事里痴情的总是女子,负心的永远是汉子。譬如七十年前高雄的「爱河殉情」事件、譬如电影「胭脂扣」里的十二少,彷佛若是将角色交换,那种凄美就走了味。男女情爱的缠绵纠葛,也始终背负着传统的制式包袱啊。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7979463161203
【七 | 阿公店水库】
从前从前,在高雄冈山,有位老翁开了一间店铺,那个地方就称为阿公店,店前那条路是阿公店路,旁边的溪就是阿公店溪,沿着溪流上游而建的水库,就成了阿公店水库。
古早的地名总是那麽随兴而有趣,譬如我的故乡-「无水寮」指的就是一片抽不到井水的高地。先民们用口语描述地理方位时,那些直觉的第一印象,就成了人脑GPS的定位点:「啊~那个阿公店仔那边......」、「哩爱从无水寮那头绕过去.......」,於是,人亲土亲的地名就这样诞生了。阿公怎麽也想不到,他的小店铺随着岁月消失後,却生出了一个大水库。
这里是燕巢最适合循着湖边闲适散心的地方,在入口处租一辆City bike,就可以轻松写意地环湖一圈。你将经过湖边的绿草如茵,一会儿视野开阔,一会儿骑进小树林里;你将瞅见湖面迷蒙的岗山倒影,听见和尚庄那悠远的暮鼓晨钟;你将骑过一座座静谧的吊桥,乾季时分,近眺湖中一个个显露的沙洲;你将在七公里长的自行车道上一览阿公店十景,在错落有致的草木扶疏里看见四季的变迁。
若要挑一个时辰来,那麽就选在黄昏吧,这里是最适合欣赏黄昏的地方。在夏季,日落时分退去了水库一天的热气;在冬天,晚霞则替苍茫的天空穿上了一件有温度的外衣。看着孤独的太阳散落一地的紫金,在平静的波光粼粼里缓缓地没入远方的长堤。晚霞的余韵拉得又直又长,终将消逝的美好之物总是令人遗憾,渐黑的过程唤起了那些关於失去的回忆,那些独自面对黑暗的过去。
然後,天真的黑了。当你几乎以为整座水库即将坠落至深沉黑暗中的那一刻,长堤上的灯蓦地被点亮了。下了班、放完学的人们在堤上漫步,漆黑的夜空中渐渐攅出繁星,夜色的清明带出另一种光景。於是,你明白了黑暗是不会永远存在的。
是的,黑暗终究是不会永远存在的,黑夜的沉寂在於凸显灯火的温馨,在於等待下一个黎明的来临,正如同我们那些一路走来,所经历过的失去,那些生命中好不容易度过的漫漫长夜。
明白了,都捱过了,那些曾经以为的黑暗与光明,其实都不是尽头。所以我们才可以继续走在路上,在日月起落间勇敢而温柔地走下去。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40092486283234
【八 | 夜的长堤】
沿着湖畔走,在向晚过後,我来到了月夜下的阿公店水库长堤。日落之前的阿公店,必须得把握时间品尝湖边小径的崎岖;日落之後,偌大的水库,唯独直直的长堤上,才有那灯火的通明。也许我们注定就是要在夜里相遇。
长堤很壮阔,宽约十米,长达两公里,笔直得看不见尽头。上头的柏油铺得厚实,夜空下的人们或走或跑;或独自缓缓喘息,或与身边人呢喃细语。
最特别的,是走在其上的风景,左边是广纳河川的湖泊,有远山有近水;右边则是低於水平面的广阔平原。长堤大坝像一条宽厚的臂膀,坚毅地阻隔无声的湖面与雨季的潮水,温柔地灌溉着平原大地,充满生息。走在上头,同时看见两边的落差,体会大坝的坚实。我想,最能够类比这个场景的,该是家庭了吧。
夜里的29号公路像是一条弯弯的银丝带,环绕着大坝,自由地延展、生长,通向无边的尽头。
每一个能够茁壮而自由驰骋在道路上的人啊,就算能够走得很远很远,可别忘了那堵坚固厚实,永远守候在身後的大坝啊。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42667829359033
【九 | 旧养女湖(上)】
用蜘蛛网当作首图,是为了表达前往燕巢秘境-旧养女湖的层层阻碍与难以到达。事实上,这一路上的确也充满了这些代表人迹罕至的天然网子。自从上次在「新养女湖」旁的阿伯口中得知深山中另有一「旧养女湖」,当下欲动身前往,却被阿伯以天色过晚为由劝阻後,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这个地方。
(前情提要: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7979463161203)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新养女湖,阿伯正在湖边浇树,我告诉他:
「阿伯,我今天要去旧养女湖,教我怎麽去吧!」
『你真的很想去那里啊?』阿伯说。
「对啊!」
『如果是平常,我不建议你去,因为那里拢无人,草发得跟人一样高,路很难走。』
『不过,最近援剿协会有来,路刚整理过,还算可以走。』
援剿人文协会是燕巢在地的文史导览协会,「援剿」一词即为燕巢的旧称。称呼虽是老时代的,协会里的人却是一群致力於推广今日燕巢的地方人士。通往旧养女湖的路少有人行走,不易到达,如今只有援剿人文协会偶尔会带团来此导览。我自然不能错过这次机会,趁山路刚清理过,前去走一遭。我拉着阿伯问路,阿伯说:『你要沿着这条路直直去,看到第一个岔路右转,顺着山坡走,到第二个岔路口沿着左边下坡行,经过一排古厝後,第一个岔路再左转......』不断对我比手划脚。
「安捏要走多久?」
『我走差不多20分,你走的话差不多40分吧。』
「阿伯我走路不慢喔。」
『你第一次走,一定会迷路的啦!(笑)』
「不会啦,放心。」我打开了Google map,找到旧养女湖的定位,往通往深山的小径迈进,阿伯的两只狗狗跟着走了几步,便停在路口处凝望着我,直至我消失在山路尽头。
这条刚除过草的路,看起来特别醒目,周遭的草木则更显扶疏,散发出自然的原始气息,和高雄柴山、观音山等热门登山路线截然不同。这里的路,没有人味,丛林里彷佛潜伏着不同层次的丰富生命。
沿着山坡走,行至高处,豁然开朗,我看见远方的麒麟盘据在山头;来到岔路,一个拐弯,又走入了深山丛林里。我低头看了看手机,此时google map的路线看起来太过简单,在这文明世界的电子萤幕里,养女湖地标孤悬在无路可通之处,而脚下已走在不是路的路上,我终於明白阿伯说的话,过度仰赖科技产品的自己,此时确信只能倚靠老一辈耳提面命的叮咛......(下集待续)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45514475741035
【十 | 旧养女湖(下)】
同样是野外的路,你就是能够觉察,这里是否常常有人走动,或是杳无人踪,那是一种生物的本能。
(前情提要: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37979463161203)
後者的路,你知道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个突兀的存在,草丛里被惊动的声响特别多、植物生长的气焰也特别旺盛。我看见十公尺外的树丛骚动地沙沙作响,是一群野生台湾猕猴,和柴山猖狂的猴群不同,这里的猴子乍见人类,纷纷四下窜逃,唯独一只壮硕的雄猴双眼直视着我,在树梢大力摆荡,做出威吓之势。好几张大大的蜘蛛网,大咧咧地撑在路中央,像是露天的猎食剧场,我得小心低头委身,谦卑而过。沿着山路走,一个拐弯,只见路的尽头处有两只小小土色动物,拖着长长尾巴,疑似黄鼠狼身影,一看见人类便迅速奔跑没入丛林里。缓缓前行的我,全身知觉感官紧绷,对原始的自然多了一分敬畏之情。
阿伯说的没错,我迷路了。原本以为可以倚靠科技产品,殊不知我们以为那些被精准显示在GPS屏幕上的世界,只是文明的范畴,而这里是自然的领地,身而为人,我们都太习惯被科技豢养。
我放下手机,谨遵阿伯的口头指引,在山路中绕来转去。终於来到他口中的古厝。古厝早已人去楼空,杂草蔓生、砖墙斑驳、木门紧锁,在夕阳的映射下颇具古朴之味,上头贴着近年的春联,看来,古厝的後人偶尔仍会重回故地打理。难以想像的是,数十载之前,是什麽样的大家庭深居於深山之中,在不利耕种的泥火山地形上,过着交通极度不便的原始生活?物换星移,身处於快速现代化的一代,我的想像力早已不够支撑脑补那遥远时空以前的先民。
过了古厝,养女湖已近在咫尺,耳里依稀听到「啵啵啵-」的泥浆喷发声响。我循声绕到老屋後头,沿着小径向下行,走向山中的低洼之处,穿越了几颗倒卧的树木,低洼处的尽头,就是旧养女湖。
没意料到就这样和旧养女湖相遇,我吃了一惊,只见眼前出现一大片湖泊,是生平未曾见过的银灰色,湖面平静如镜,映射出天空清澈的倒影。
湖的正中央正旺盛地冒着泡,频率与声响皆比之前看过的泥火山还高,湖面比新养女湖大上不少,泥浆更加活跃而丰沛,不断四溢、型态完整,更像是真的湖泊,新养女湖相比之下,只能算是一个「中型的喷泥盾」而已。旧养女湖的湖面非常乾净,所有枯枝杂物都被吸附到湖中央喷发口周围,随着泡泡摆荡起舞,似在呼吸,整座湖泊就像是个有机的生命体。
「这里是泥火山群的心脏了吧。」我心想。那不断吞吐着泥浆的湖面中心,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气息,让人望之生趣又难以接近,因为脚下还没到湖边,就已踩入软泥浆里面,再走几步很有可能就深陷其中。这世界目前,或许没有生物能知道银色湖泊里面是甚麽,或许也不需要知道,就这麽让它保持着应有的神秘。据说原本旧养女湖的规模十分巨大,每逢月夜,冲起之泥柱可达一、二层楼高,隆隆之声可遥传数里,有如哀怨凄诉,後因人为破坏,规模已大不如前。现在让它静静地躺在无人深山中休养生息,也是一件好事吧。
这里的氛围很有趣,处处都是虫鸣鸟啼,配着旧养女湖长年不绝於耳的冒泡声,湖面中心很沸腾,四处却很平静;这里的声响,都是来自自然界原始活力的堆叠,热闹,却不若人类世界那般嘈杂。翻腾的声音听着听着,反而令内心沉淀了下来,我沉浸在一股踏实的喜悦里。也许是偶然听见来自地底的声响、也许是因为明白这一切的美好将会因不久後路上遍地丛生的杂草而继续被隐蔽地保持着。
我从一开始误入丛林的小白兔,直到此时此刻,短暂地融入成为山林中的一份子。
如果有一天,你有缘来到此处,请轻轻地来,尽情聆听这场难得而永恒的大地呢喃,再轻轻地走,挥挥衣袖,不带走云彩,更不带走泥浆,将美好留给下一个循声而至的人。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53009588324857
【十一 | 岗山之眼】
你就站在山的眼睛,看着大地日落月升。
岗山之眼是近年高雄新兴的热门地标,坐落在小岗山之上。主塔为提琴头造型、吊索似琴弦、桥梁似琴弓,整座建筑物就是一副优雅的弦乐器,倚靠在翠绿的山丘上。站在这里,就像张开小岗山的眼睛,不但将阿公店水库美景收进眼底,还可以俯瞰整个大高屏,天气好时,远至北大武山、85大楼、台湾海峡都可一网打尽。
爬上岗山之眼的路程超乎想像的亲民。无障碍的缓坡渐次向上,慢行的途中会经过古老碉堡、路过音乐花园,高度在轻松散步的过程中慢慢蓄积,直至登上桥梁的那一刻,眼前一片豁然开朗,阳光与大地都同时映入眼帘,看远山、看近水、看绿意、看蔚蓝。
而最美丽的时分,永远都在日落。看夕阳温柔地收回大地的光辉,将自己烧成了橘红;看新生的初月皎洁当空,接手即将到来的黑暗。小岗山就是那麽日复一日地在这里看着,看过无数个昼夜、看过了沧海桑田。如今,我们能够和身边的人一同惬意登桥,在完全无遮蔽的视野下,成为山的眼睛,就算只有一天,都极其有幸。
如果你来到阿公店,那麽一定要顺道上小岗山,
站在它的眼睛,看着大地日落月升。
原文连结:https://www.facebook.com/jarwashing/posts/225950303434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