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点
美浓客家文化与历史探索之旅
发布日期:2025-02-13
更新日期:2025-02-13
浏览数 324
游程介绍
建议路线:美浓客家文化村➡︎美浓老街➡︎美浓原乡缘纸伞文化村➡︎东门楼➡︎美浓湖➡︎锺理和纪念馆
高雄美浓区属南台湾六堆客家文化圈,天然的山城环境屏障,提高了客家族群的凝聚力,传统文化也落地根深至今,区内保存了多处客家文化重点,包括百年老街的古朴风情、融合客家元素的文化村,以及记录文学成就的锺理和纪念馆等。这些文化景点都将美浓的客家精神深植於大众心中,持续传承与发扬。
美浓客家文化村园区内,从街道景观到建筑外观设计,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客家风情,商店街主要分为茶、食、冰、酱、传统民艺工坊及广华兴纸伞,集结了所有在地客家的特色元素,搭配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点缀,能自然而然的融入氛围当中。

位在民俗村中央的「鲁堂国」,主体是结合了菸楼及合院的特色,除了有贩售各式客家手工艺品及展示客家竹编制品、传统蓝衫服饰及客家传统农具等文物,以物去领略丰富的文化价值。此区也是广华兴纸伞的基地,可体验彩绘纸伞、纸扇及纸灯笼,创作出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也能参考墙上缤纷的彩绘纸伞,汲取创作灵感。


美浓老街是指永安路一带,有座建於1930年的美浓旧桥,横跨美浓溪,连接旧美浓警察分驻所与传统市场,是当时与其他村庄往来的通道。这座以钢筋混凝土桥梁至今外观结构仍保持良好,2004年正值猴年,也为保护行人与学童的安全,桥梁两端设置了「保桥护童碑」限制大型车辆通行,顺势延长了桥梁的寿命,持续守护着农村老街区的历史记忆。


狮子头圳是美浓区重要的水利建设,水源来自荖浓溪,这解决了当时客家人与闽南人长期为水资源争斗的问题,也让美浓从原本看天吃饭的农地,转变为可耕种的良田。此水圳不仅是重要灌溉设施,也是当地居民洗衣、戏水的生活场所,承载着美浓人的共同记忆。

美浓油纸伞文化村致力保存客家文化瑰宝。园区内有客家餐厅及贩售各式客家风格的商品,其中油纸伞有「有子伞」的谐音,表示祝福,期盼早生贵子的寓意,虽已不再是日常用品,却透过文化村的努力,持续展现其文化艺术价值。


美浓东门楼日治时期以报警钟楼的形式重建,因被视为当地居民的精神象徵,又将其恢复为龙阁凤椽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并保留至今。

美浓湖是高雄第二大人工湖,原为灌溉用陂塘,经历日治时期现代化改建,湖泊四周生态丰富,吸引许多稀有鸟类栖息,近年来,已建设完整的环湖步道和自行车道,并种植多样树木与水生植物,亦成为兼具生态教育与滞洪功能的景点。


锺理和纪念馆是由多位文学家发起筹建,展示了锺理和作家的手稿、日记及文学相关史料,也可看到作家从前喜爱的书籍及写作时用的书桌及藤椅,是推广台湾文学的重要据点。


高雄美浓区属南台湾六堆客家文化圈,天然的山城环境屏障,提高了客家族群的凝聚力,传统文化也落地根深至今,区内保存了多处客家文化重点,包括百年老街的古朴风情、融合客家元素的文化村,以及记录文学成就的锺理和纪念馆等。这些文化景点都将美浓的客家精神深植於大众心中,持续传承与发扬。
美浓客家文化村园区内,从街道景观到建筑外观设计,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客家风情,商店街主要分为茶、食、冰、酱、传统民艺工坊及广华兴纸伞,集结了所有在地客家的特色元素,搭配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点缀,能自然而然的融入氛围当中。
位在民俗村中央的「鲁堂国」,主体是结合了菸楼及合院的特色,除了有贩售各式客家手工艺品及展示客家竹编制品、传统蓝衫服饰及客家传统农具等文物,以物去领略丰富的文化价值。此区也是广华兴纸伞的基地,可体验彩绘纸伞、纸扇及纸灯笼,创作出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也能参考墙上缤纷的彩绘纸伞,汲取创作灵感。
美浓老街是指永安路一带,有座建於1930年的美浓旧桥,横跨美浓溪,连接旧美浓警察分驻所与传统市场,是当时与其他村庄往来的通道。这座以钢筋混凝土桥梁至今外观结构仍保持良好,2004年正值猴年,也为保护行人与学童的安全,桥梁两端设置了「保桥护童碑」限制大型车辆通行,顺势延长了桥梁的寿命,持续守护着农村老街区的历史记忆。
狮子头圳是美浓区重要的水利建设,水源来自荖浓溪,这解决了当时客家人与闽南人长期为水资源争斗的问题,也让美浓从原本看天吃饭的农地,转变为可耕种的良田。此水圳不仅是重要灌溉设施,也是当地居民洗衣、戏水的生活场所,承载着美浓人的共同记忆。
美浓油纸伞文化村致力保存客家文化瑰宝。园区内有客家餐厅及贩售各式客家风格的商品,其中油纸伞有「有子伞」的谐音,表示祝福,期盼早生贵子的寓意,虽已不再是日常用品,却透过文化村的努力,持续展现其文化艺术价值。
美浓东门楼日治时期以报警钟楼的形式重建,因被视为当地居民的精神象徵,又将其恢复为龙阁凤椽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并保留至今。
美浓湖是高雄第二大人工湖,原为灌溉用陂塘,经历日治时期现代化改建,湖泊四周生态丰富,吸引许多稀有鸟类栖息,近年来,已建设完整的环湖步道和自行车道,并种植多样树木与水生植物,亦成为兼具生态教育与滞洪功能的景点。
锺理和纪念馆是由多位文学家发起筹建,展示了锺理和作家的手稿、日记及文学相关史料,也可看到作家从前喜爱的书籍及写作时用的书桌及藤椅,是推广台湾文学的重要据点。
分享:
其它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