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定位點
主要內容區塊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

1973年清晨,一艘由旗津中洲開往高雄的渡輪因為超載加上機械失靈而翻覆沉沒,造成25名任職位於高雄加工出口區的女性不幸罹難。囿於當年習俗,25名未婚罹難者合葬於旗津,稱為「二十五淑女公墓」。由於原公墓僅以少女們雲英未嫁、慘遭滅頂稱之,並未提及職業身分,以及因通勤安全不受重視成為職災受害人的事實,民間也時有不實傳聞,逐漸扭曲其紀念內涵及事實真相。2008年,高雄市政府將位於旗津三路的現址重新整修、美化環境,正式更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將這二十五位年輕女性定位為「六○年代為台灣經濟建設奮鬥的工殤少女英雄」,也藉此希望社會大眾重視兩性平權與勞動安全的議題。園中巨型碑石飾以一朵柔美的蓮花紀念25位為家庭及工作犠牲的勞動女性,並有一不鏽鋼管藝術品象徵勞動女性堅毅柔美的特質,國家文化總會並於2006年將這裡標記為台灣女性文化地標之一,以緬懷台灣女工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付出與貢獻。
發佈日期:2015-04-02
更新日期:2024-02-17
人氣
31105
詳細介紹
1973年清晨,一艘由旗津中洲開往高雄的渡輪因為超載加上機械失靈而翻覆沉沒,造成25名任職位於高雄加工出口區的女性不幸罹難。囿於當年習俗,25名未婚罹難者合葬於旗津,稱為「二十五淑女公墓」。

由於原公墓僅以少女們雲英未嫁、慘遭滅頂稱之,並未提及職業身分,以及因通勤安全不受重視成為職災受害人的事實,民間也時有不實傳聞,逐漸扭曲其紀念內涵及事實真相。2008年,高雄市政府將位於旗津三路的現址重新整修、美化環境,正式更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將這二十五位年輕女性定位為「六○年代為臺灣經濟建設奮鬥的工殤少女英雄」,也藉此希望社會大眾重視兩性平權與勞動安全的議題。

園中巨型碑石飾以一朵柔美的蓮花紀念25位為家庭及工作犠牲的勞動女性,並有一處呈現纏繞貌的不鏽鋼管藝術品,象徵勞動女性堅毅柔美的特質,鋼管上以不同的字體在多處寫下1973.09.03,標誌著高中六號船難發生的時刻。國家文化總會並於2006年將這裡標記為臺灣女性文化地標之一,以緬懷臺灣女工對臺灣經濟發展的付出與貢獻。
點位資訊
電話
+886-7-7995678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服務設施
  • 停車場
  • 步道